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

中服史筆記-先秦(周 春秋戰國)

 春秋戰國  前770年~前221年

周代(春秋戰國)發展出「深衣」制度。

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各國地理氣候的差異,文化思想多元,故服飾的發展呈地域性且多樣化。

 

深衣
始於周朝春秋戰國時期,不分尊卑、不分男女都可穿著,用作禮服或常服。

特色
    1. 上下連屬的服裝(上衣下裳分裁再縫合)

    2. 方領,右衽

    3. 袖下為半圓弧型

    4. 領口、袖口與下襬有純(純,緄邊)

    5. 腰必束帶

穿深衣的楚國婦女

人物龍鳳帛畫

 

深衣五法
      1. 
規:袂為圓弧形如規,象徵智慧圓通、相處和易。

      2. 矩:領為方形如矩,象徵方正不阿。

      3. 繩:衣後中心為垂直到底的剪接線如繩,象徵正直無私。

      4. 權:脇襬為秤錘的對稱如權,象徵定靜莊敬

      5. 衡:下擺底部平直水平像秤桿如衡,象徵平正水平。



上衣下裳,前有蔽膝
春秋孔子


春秋戰國時期婦女
連衣裳的深衣,交領曲裾,腰束紅帶,
衣領、襟及下裾鑲有較寬的緣邊,
為戰國時期服飾中加緣邊飾所常見者
湖南長沙楚國彩繪木俑







戰國玉人

戰國玉舞人拓片
洛陽周天子墓



胡服騎射與崇尚胡服制
東周趙武靈王(西元前340~295年)
因往北戰爭多用騎兵,改易胡服,乃戰國時期服飾重大變革。
(其主要推廣範圍在軍服上,胡服乃為便騎射的軍事改革,而民間服飾的傳統深衣依然占據著主流地位)

胡服特徵

上深衣袖短窄、緊身適體,下身著褲,腰部用帶鉤繫帶,足穿革靴。(騎馬)

穿垂胡袖袍服的周代俑


胡服騎射服裝


帶鉤

裝在革帶頂端,用來束腰的鉤子。先秦時期的貴族非常喜歡把帶鉤作為一種裝飾及配掛裝飾物。

戰國束帶佩帶鉤銅造像圖

戰國束帶佩帶鉤銅造像圖



戰國 錯金銀帶鉤

戰國 包金帶鉤


玉佩

古人將兩種腰佩分別定名:
凡具有實用價值的配件,如印章、囊袋等,統稱「事佩」;
僅用於裝飾的佩件,則統稱「德佩」,因德佩多為玉器,故也稱「玉珮」。

東周 鏤空龍鳳玉佩

寬衣博袖,
腰繫帶、
頭頂帽。
戰國 玉人形配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