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

中服史筆記-宋

  西元960年~1279年 

西元960年,趙匡胤建立宋代,統一的社會局面帶來了經濟繁榮。

宋初建國,衣冠制度沿襲晚唐五代遺制,宋太祖後重新制定服飾制度。

偃武修文」的基本國策:使程朱理學逐步居於統治地位,在這思想支配下,人們的美學觀念也相應變化,服飾開始崇尚簡樸,外型趨向狹長纖瘦,樸素和理性成為宋代服飾的主要特徵。

程朱理學:程頤、朱熹「存天理,去人欲」的理學思想,帝王也規定人民「不得奢僭」。 


皇帝服飾


通天冠服  (通天冠源於秦


皇帝通天冠服
宋宣祖像


皇后服飾


在受冊封、朝會等重大禮儀場合穿禕衣(上衣下裳連成一體的連體制服裝,袍),用以象徵女子感情上的專一。

宋孝章皇后


官員服飾


隋唐時期流行的幞頭,在宋代已脫離巾的形式而成為貴族男性的主要帽子。


宋 官服


袖較唐寬
宋官服

宋仁宗



男性服飾


幞頭變成百官公服的帽子,一般士人庶民百姓不用幞頭,而恢復配戴頭巾的習慣。(宋代時道教興盛

宋代幞頭種類 

曲腳幞頭:雙腳製成彎曲的形狀。


高腳幞頭:朝天幞頭,左右兩腳朝上高翹。


交腳幞頭:高翹的雙腳交叉。

幞頭壁畫


高腳幞頭
唐莊宗像

 
交腳幞頭
南宋《歌樂圖》

左1、2 交腳幞頭


算命攤位的文人百姓
張擇端《清明上河圖》局部


衣著直裰
蘇東坡像


女性服飾


宋代婦女通常穿的服飾,包括貴族婦女平時的衣服,大多上身穿衫、襦、襖、褙子、半袖、披帛等,下身束著裙子、褲。

 

身穿褙子
宋《磚刻廚娘圖》
右:著褙子的戲子
宋《雜劇打花鼓圖》


外罩褙子、下著百襇裙
宋《瑤台步月圖》


百襇裙
宋黃昇墓 福建博物院


髮型


宋代婦女髮型承晚唐五代遺風,以高髻為尚,如朝天髻、鬟髻、包髻等。 


雲尖巧額:將額髮盤成朵雲狀,橫列於額前,兩邊與鬢髮相連。


方額:將額髮修剪成一字型,橫列於眉上,額髮的兩角平齊方正。

 

朝天髻
方額
《瑤台步月圖》


雲尖巧額
《千秋絕艷圖》


雲尖巧額
宋李嵩《聽阮圖》


髮飾


冠梳:北宋時期婦女髮髻上最有特點的一種裝飾。
 

花冠:冠上簪插上鮮花或假花。把桃、杏、荷、菊、梅合插一冠上,稱為「一年景」花釵冠。


左:花冠  宋仁宗曹皇后像侍女
中:冠梳  宋李嵩《貨郎圖》
右:冠梳  鎏金花卉紋銀梳

 

化妝


花子:唐代的花鈿傳到宋代便叫做「花子」,在額上和兩頰間貼上金帛或彩紙剪成的紋樣。


額間貼花子
宋仁宗曹皇后像



三寸金蓮:弓鞋,宋代纏足之風逐漸發展盛行,形式也日漸豐富。
鞋型為尖頭小履,鞋底內凹、彎曲如弓。以錦緞縫製,上面繡有各種圖案,以紅色繡鞋最為流行。

三寸金蓮


端詳三寸金蓮的女子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