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

中服史筆記-漢

    西元前202年~220年

漢代社會繁榮昌盛,其中紡織業發達,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設有專門的官員管理生產。

漢武帝曾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,藉綢之,使中國絲綢工藝傳入西亞及歐洲各地。 

漢代的染織技術水準很高。

 

一世紀的絲路




冠帽是漢代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誌

  • 冕冠:皇帝、公侯及卿大夫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的禮冠。
  • 長冠:一般官員在祭祀時所戴的一種禮冠,又稱「劉氏帽」。
  • 進賢冠:文官和儒士戴的禮冠。(前高後低)
  • 武冠:各級武將、跟隨皇帝的侍衛和宦官所戴的禮冠。(後高前低)
  • 法冠(鐵冠、獬豸):執法者所戴的禮冠。

冕冠
劉備像

戴冕冠的官吏
山東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拓片


長冠(劉氏冠)
馬王堆漢墓衣木俑



進賢冠


進賢冠

襌衣
又稱「單衣」,指沒有夾裡的單層長上衣,以輕薄的布料製作,可當夏衣。 
為仕官平日燕居之服,與袍式略同,為穿在袍服裡面或夏日居家穿的衣服。


直裾素紗襌衣
西漢湖南長沙出土

 

漢代男女都可穿袍服,袍服為交領右衽。 

男女皆可穿-袍服

    1. 曲裾袍(深衣)
    2. 直裾袍(深衣)
    3. 三重衣

女性服裝

    1. 襦裙
    2. 狐尾單衣(奇服類,服妖)

 

依袍服的下襬形狀,可分為「曲裾袍」、「直裾袍」 

  • 曲裾袍  
承戰國深衣式,西漢早期多見,而東漢時漸少。 
又稱「繞襟袍」、「曳裾袍」,衣身呈A字型向外喇叭狀展開,袖子有寬有窄,袖口緄邊。衣身緊窄合身,衣身長度到地面。


曲裾袍

 


身着三層交領
右衽曲裾長裙
繫腰带,歧頭履鞋底和曳地的褲腿
漢 陶女立俑挽墜馬髻


曲裾袍
湖北雲夢大墳頭西漢墓木俑

 

繞襟袍

梳髻、穿繞襟深衣的婦女
湖南長沙馬王堆漢辛追墓出土的帛畫


戴長冠、穿繞襟深衣的侍者

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彩繪木俑

 

  • 直裾袍
西漢時出現(稱「襜褕」),東漢時盛行。
袖口略微收小,下擺處有很寬的鑲邊。衣領與衣襟交疊後,在腋下反摺到背面形成部分垂直的直襟。

紗絲綿袍
漢墓馬王堆

直裾袍


  • 三重衣
交領右衽,領口較低,露出裡面衣服的層層領子。袖子為喇叭袖,衣服下襬向外成喇叭狀的展開。

平上幘、三重衣、方頭履
西漢楚王墓彩繪陶兵俑

 
三重衣


交領右衽、領口較低、層層領子
彩繪侍女俑


窮袴、褌開襠之褲稱為「窮袴」,滿襠之褲稱為「褌」。
漢代已有短褲、長褲。一般用作襯裡,或單獨穿著,但多為平民百姓或農夫僕役所穿。


沒有襠的褲子
窮袴


穿褌的玉人
龍山文化玉人


就是內褲啦
漢 犢鼻褌
(三角褲,像犢鼻穴)

 

  • 襦裙
襦,長度不過膝的短上衣,穿時下身配裙,即上衣下裳。
東漢以後,襦成為女性主要服飾,多以「交領、下擺束紮在裙內」的款式為主。

 

  • 無緣裙 
裙子上沒有紋飾和邊飾,為士庶婦女常用的裙子。
無緣裙



漢 男女侍俑


  • 狐尾單衣
奇服,也稱「險衣」,是一種有違常態、有悖禮制的服裝,也就是「奇裝異服」。
大袖,前裾覆足,後裾拖地如狐尾的長衣。


  • 褻衣
即一般所說的內衣,為貼身之服。
漢代稱內衣為「汗衣」、「汗衫」,也有「衵服」、「袙腹」、「袜腹」、「抱腹」或「心衣」等名稱,皆指覆蓋於胸前的貼身小衣。


穿褻衣的男子 (非常辣眼睛XD
楊子華 北齊校書圖

漢代以前,「巾」為庶民百姓所用;東漢初年,具有高貴身份的將領多喜佩巾。 
秦漢男子頭上戴巾,主要有兩種: 
    1. 葛巾:用葛布製成,單層多用本色,為士庶男子用。
    2. 幅巾:用縑帛才成方形,因其長寬與布幅相等,故稱「幅巾」。西漢初多為勞動人民所戴,東漢時王宮將帥喜配戴為風雅。
湯顯祖幅巾像


幅巾

在巾出現以後的頭飾,約從西漢開始有幘的佩戴。
幘是以質地厚實的布,摺疊成長條的固定形狀,使用時繞著髮髻一圈,到額頭時向上翻捲,下緣對齊眉毛。

頭戴介幘

咸陽楊家灣 
彩繪西漢兵馬俑


平巾幘


左至右:笠帽、幘、巾
漢陶俑


妝髮

  • 墮馬髻:始於漢代,東漢末年絕跡。
  • 分髾髻:束髮於頂,編挽成髻,在梳挽時,故意留出一撮餘髮。這撮餘髮當時稱為「分髾」,簡稱「髾」,由於他多呈現下垂之勢,故又稱為「垂髾」。
  • 假髻:以假髮梳成的髮髻(假髻、假結、假紒)。漢代稱為「巾幗」:用馬匹的尾毛製成假髮,之後也用黑色繒帛(絲帛)代替毛髮,內襯金屬架,服在頭頂以簪固定。

墮馬髻


分髾髻
西漢 卜千秋墓壁畫女媧像



假髻


假髻
唐加彩公主陶俑

頭飾

  • 步搖:婦女插在髮髻上的一種頭飾,類似簪釵,上附有可以搖動的珠花,婦女在走路時珠花也會跟隨身體搖動。

  • 簪花:婦女頭上插鮮花。


點翠流蘇步搖

 

戴步搖的老嫗
馬王堆辛追墓帛畫


漢代女子髮髻簪花
四川成都陶俑


化妝
  • 畫眉:八字眉(細眉)、闊眉(廣眉、大眉)、愁眉
  • 點唇:以脣脂一類的化妝品,塗抹在嘴唇上。脣脂(口紅),朱砂+動物脂肪。


八字眉
湖北雲夢大墳頭西漢墓木俑


闊眉



漢代脣脂盒
馬王堆辛追墓雙層九子漆奩



  • 秦漢時期絲織品技術發達,襪的材質為麻、羅、絹、錦等布帛。
漢代婦女素絹夾襪
馬王堆辛追墓



東漢 菱紋錦襪
新疆民丰東漢墓



東漢 錦襪
新疆民丰東漢墓

 


  • 秦漢以後稱鞋子為「履」,為單層的鞋底。
履的製材很多,如絲、麻。
鞋頭有多種造型變化,如圓頭履、方履和岐頭履。


岐頭絲履
馬王堆辛追墓

 

男方女圓
秦 方頭履




👀
題外,在找秦漢的資料時,才知道除了秦始皇的兵馬俑,還有另一款較為可愛、時代晚一點的西漢兵馬俑

有種 勞工兄弟 之感


好像能聽到他們在murmur


尺寸較小,線條輪廓好像也更為柔和圓滑


等身比例的秦兵馬俑,不怒自威



看起來很認真的兵俑們



找年代久遠的史料時,除了文字資料,也可以到各地的博物館網站找各類配飾、生活用品和俑,在學習的同時,也相當感謝眾多文史工作者前輩們,有他們努力不懈的保護和統整資訊,我們才能有系統地去理解古人的愛恨情仇與生活😆 下篇是魏晉南北朝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